金秋時節,行進在綿延起伏的大巴山,目之所及全是樹。巴中市森林覆蓋率達63.18%,居全省第2位。如果將各類經營主體比作樹木,好的營商環境就包括肥沃的土壤、溫暖的陽光、滋潤的雨露。
生態環境好,自然林深葉茂;營商環境好,才有萬企成潮——
截至9月,巴中市經營主體累計達17.7萬戶,同比增長10.14%、增速居全省第2位;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達36.7%,同比增長18.7%、增速居全省第3位。增長的背后,是巴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,持續打造“企業容易做生意的地方”。
一棵棵樹木拔節生長,一家家企業落地生根。巴山深處,萬類霜天競自由。
園區里的中心
南江縣東榆工業園區緊鄰高速公路口,企業幸福中心又緊鄰工業園區入口。如此布局意圖明顯:企業家下高速就能進園區考察,在園區就能辦理各種事務。
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冉述強帶著我們在企業幸福中心逛了一圈。一樓可以辦理項目立項、水電入戶等各項政務服務事項113項,“進一扇門、找一個人、辦所有事”;二樓展示南江礦產資源,以及先進材料、食品飲料、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;三樓長期免費提供2個會議室、1個會談室,為園區內企業提供開會和商務洽談場所。
此前幾年,這里一直被叫作企業服務中心,今年3月改為企業幸福中心。從服務到幸福,有何變化?
“你需要什么,我就給什么。”冉述強概括起來就是一點,讓企業從服務中感受到幸福。
四川欣偉電子有限公司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。
今年6月25日,公司總經理鐘民春來南江考察后,決定投資建廠。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都在企業幸福中心得到解決:缺場地,當地協調園區閑置廠房供其生產過渡;缺工人,在南江最大的市民廣場,相關部門連續3天舉辦招聘會招工150多人;缺外運包材,企業幸福中心正積極為他們招引紙箱包裝廠入園……
“想企業家所想、急企業家所急。”這是鐘民春在企業幸福中心感受到的“幸福”。
目前,巴中已在各類產業園區建設6個企業幸福中心,集成提供政務服務、融資貸款、法律咨詢、人才引進等增值服務,有效實現園區事園區辦。同時,通過“巴中企業、成都孵化”模式,分別在成都高新區、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建設巴中企業(成都)幸福中心,打造巴中企業走出去、外地企業走進來的第一站。
“未來將圍繞‘研發設計在成都,生產制造在巴中’的理念,招引企業入駐,構建既能調動成都科技力量,又能享受巴中生產制造便利的格局。”共青團巴中市委書記蒲文表示,成都兩家離岸孵化中心的打造,將為巴中企業走出去提供全鏈條服務,也為外地企業落戶巴中開辟綠色通道。
企業家的暖心
10月23日晚,一場面對面的“巴商茶間薈”,持續了3個多小時。
“巴商茶間薈”由巴中市委統戰部牽頭攬總、巴中市“四大班子”主要領導輪流主持,參與溝通,每周為企業家提供與主要負責同志面對面交流的機會。
當晚的“巴商茶間薈”問題明確,聚焦如何整合巴中文旅資源,打造“四龕護城”文旅品牌。氛圍輕松,企業家坐“C位”,熱茶、果品一應俱全;效率很高,梳理了市場開拓、要素配置、文旅IP開發等十多項需求清單。
更令企業家們暖心的是,聊完后及時“銷賬”。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,26期“巴商茶間薈”累計解決企業168個難題。
四川泰美克科技有限公司巴中工廠,專做石英晶片精密細加工制品。今年3月,廠長周志磊在“巴商茶間薈”上向領導們發來“直球”:科技人才留不住、工業用地申請難。不到1個月,通過“政招企用”模式,市經信局招錄了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到工廠上班。如今,工廠二期項目也在“先租后購”模式下開始動工建設。
“巴商茶間薈”模式雖然高效,但頻次有限,參與的企業家不多。如何在日常更好服務企業家?巴中市巴州區今年3月創新推行“有事說一聲”,是一個新思路。
巴州區行政審批和數據局將全區1900多家企業拉入6個微信群,有困難群里說一聲,55個職能部門接應線索。僅10月14日至20日這一周,“有事說一聲”微信群就受理78件企業反映的問題,辦結76件,剩余2件在持續推進中。
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,巴中企業家們的暖心,更來自對經營主體平等的尊重。
在巴中的法庭上,企業原告可直面行政單位主要負責人,“一把手”不僅要出庭應訴,還要做到“出庭出聲”“出庭出效果”。這項要求推行以來,當地行政爭議化解率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。
尊重還體現在細節上。通江縣定期表彰對地區有貢獻的企業,邀請代表“走紅毯”領獎。
領獎者中,有產值超過億元的科技企業經理,也有堅守傳統手藝的面館老板。通江縣委書記李玉甫解釋:企業不分大小、貢獻不分大小,都是城市的英雄。
抓產業的恒心
一路走訪,我們一路思考:持續招引企業落地,服務之外,巴中還能靠什么?
從產業布局看——圍繞18個細分產業賽道,巴中以產業鏈上下游招商為目標,打造穩定的產業生態圈,推動產業發展。
在恩陽食品工業園,不僅落地投產年產45萬噸飼料的巴中五倉寶盈農牧有限公司,還招引進生豬屠宰、肉制品深加工等相關企業,實現生豬產業全鏈閉環。
從情感角度看——通過“巴商回家”活動,吸引巴中籍企業家返鄉創業投資,打好“感情牌”,以商招商,助力經濟發展。
走進平昌經開區的川貨郎巴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香氣四溢。該公司負責人陳衛東在決定返鄉創業前,曾算過一筆賬:同樣的投資、同樣的回報,回到家鄉辦企業,可為本地解決1000余人就業,也能帶動更多巴商回鄉投資。“巴商回家”的故事并不稀奇,如何讓“回家”變“永居”?帶著問題,我們在企業里找到答案。
通過政府牽線搭橋,四川巨星銘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在成都地鐵27號線、重慶東站等項目建設中拿下訂單,企業年產值達5.3億元。“我們引薦十余家友商來巴中考察,現身說法讓他們投資建廠。”該公司副總經理楊暉說,巴中的營商環境值得更多企業來感受體驗。
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,直接拉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。前三季度,巴中市地區生產總值654億元,同比增長6.2%,高出全省0.9個百分點;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.6%、居全省第5位;城鎮新增就業27974人,完成年度任務的99.91%。
在我們的采訪對象中,四川泰美克科技有限公司很有代表性。這家注冊于深圳的企業2008年遷入成都,2017年又從成都來到巴中建廠。在巴中,企業感受到了不輸另外兩地的營商環境。
泰美克最早生產石英振蕩器,用于石英電子表上,所以公司英文叫TIMEMAKER,譯為“時間創造者”。
巴中,正在創造自己的時間。(記者 侯沖 殷鵬 陳秋吉 李婷)
- 上一篇:萬山紅遍氣象新 ——巴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線見聞(上) 下一篇:沒有下一篇了